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 习近平主持会议
党纪学习教育·学条例 守党纪 |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
踔厉奋发新征程 | “人工智能+”加出发展新动能

重庆检方促网络反腐渐成体系 传统反腐格局渐变

发布时间:2010-11-06  来源:正义网-检察日报  字体大小[ ]

  南京“天价烟”局长周久耕、广州海事法院公费出国豪华游、广西烟草局长“日记门”事件……这些腐败现象经网络广泛传播后,相关责任人均得到了相应的处罚。无处不在的网民和网络,改变着传统反腐格局。 

  但真伪难辨的海量网络信息也确实让人眼花缭乱。面对网络海量的线索,重庆市检察机关主动出击,采取实名上网等系列措施,使网络反腐渐成体系。 

  上访不如上网——检察机关反腐又一利刃 

  今年5月,重庆市检察院在热门论坛“天涯论坛”正式注册了官方ID——“重庆检察”网络流动服务站,6月21日,又与重庆晨网联手合作推出“阳光检察”网络大平台(http://jcg.cqcb.com),向网民宣传有关法律及举报知识。 

  据介绍,“重庆检察”网络流动服务站实行24小时盯网制度,随时在网上展开巡检,如有需要回复的热点问题,便通过“重庆检察”ID进行回帖、跟帖。该流动服务站还承担着收集网民意见建议、接受网民举报申诉的任务。 

  重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、新闻发言人雷万亚称,此举是“网络问政、网络反腐的一种方式”。除在天涯论坛上注册外,重庆市检察院还陆续在各大知名网络论坛上注册了“重庆检察”。 

  “重庆检察”在网络首次现身,便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。网友赞扬“重庆检察”在网络的出现,反映了检察机关直面网络、主动创新的作风。“上访不如上网,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。”一名网友说,“重庆检察”成为检察机关“网络反腐”走出的第一步,是反腐的又一利刃。 

  制度化规范——职侦手段改变为“由证到人” 

  面对互联网海量的信息,反腐线索如何去伪存真?散见于各大网络论坛的举报线索,检察机关如何收集并妥善予以处置? 

  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,“网络反腐”只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口号。 

  为此,今年7月21日,重庆市检察院出台了《网络举报(控告、申诉)信息处置试行办法》(下称《办法》),规定将各大论坛上的举报(控告、申诉)信息作为举报的重要线索来源,进行规范化管理。《办法》要求相关机构和人员每天对互联网进行巡检,主动从各大网站及其论坛中收集举报、控告、申诉信息;相关业务部门在接收信息后3个工作日内,反馈情况;不及时报送、处置重大线索的,要给予纪律处分。 

  目前,该市检察机关已通过互联网论坛收集到举报职务犯罪线索36条,其中11条是实名举报。这些线索,均按规定进行了处理和反馈。ID“重庆检察”在天涯论坛上收集到一条举报线索,经初步调查,从中发现一系列有价值的线索,很快挖出某县多名领导干部受贿窝案,其中还涉及一名副厅级干部。 

  “‘网络反腐’改变了传统的‘由人到证’的职侦手段,改为‘由证到人’更加符合刑法规范。”重庆市检察院党组成员、职务犯罪侦查局局长梁田说,网络已经成为职务犯罪侦查人员收集线索的重要来源,以前职侦工作一般是根据举报某个人再去搜寻犯罪证据,如今一些犯罪线索在网上得以披露,检察机关先掌握犯罪事实再确定犯罪嫌疑人,这使检察机关办案更加得心应手。 

  利剑有双刃——防止网络带来的误伤 

  梁田说,通过网络反映腐败问题,是法律赋予网民的权利,但反映问题要基于事实,不得泄私愤,不得损害他人权利和打击报复。凡是诬告、诽谤等构成一定影响的,司法机关要追究其刑事责任。 

  梁田建议,网民若发现腐败问题,应直接到重庆检察机关的网站——法律监督网上去举报,这样既快捷方便,而且安全有效。如果直接上网“捅”出来,“有时会打草惊蛇”。 

  该市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处处长、举报中心主任杨芳辉称,今年以来,重庆市检察机关接受对国家工作人员的举报有1000多件,而网络举报有430多件。其中,对党政机关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举报占四成,涉及处级以上干部居多;反映民生、民利的举报占了五成左右,这说明侵害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时有发生,与百姓利益相关的行业、领域,需要重点反腐。 

  杨芳辉还介绍,对于不属实的举报,检察机关会区别对待。如果有人恶意在网上发帖诬告陷害,经调查确认后,构成犯罪的将会追究其法律责任;如果是因信息掌握缺失或者被他人误导导致举报失实的,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。 

全球公众传媒摘编:秀娟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(京贸中心)二层15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